五國伐秦,為什麼卻被秦軍大敗?

2017-11-30 由 迭代的貓哥 發表于歷史

戰國時期,地處偏僻西部的秦國經商鞅變法後,國力日益強大起來,並逐漸顯示出了東進之勢。這讓山東六國感到了巨大的壓力,於是紛紛開始進行「合縱」運動。而秦國也不甘示弱,企圖用「連橫」來控制其他國家。合縱的主要進攻對象是秦國,當然也有齊國(也有人稱這個為反合縱)。由於各國之前矛盾錯綜複雜,形勢千變萬化,今天是盟友,明天可能就要死敵,正所謂「朝秦暮楚」。最後終於公元前318年爆發了戰國史上著名的「五國伐秦」。不過這場戰爭中聯軍雖然聲勢浩大,卻很快就敗下陣來。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秦國真的如此強大嗎?戰爭的爆發,是各國激烈的政治鬥爭的產物,所以這就要從「五國相王」開始說起。

這就要提到兩個著名的縱橫家,一個是最早提出合縱的公孫衍,一個最早提出連橫的張儀,兩人都是魏國人,也是一生之敵。本來公孫衍秦國任大良造(秦爵十六級,相當於丞相加將軍),可是後來卻被張儀所取代。張儀上台後便建議秦惠文王聯絡齊、楚向魏國進攻。而公孫衍被解職後便返魏,被魏惠王任命為相。針對秦國的連橫運動,公孫衍建議魏王廣結與國,以圖抗衡。於是同年魏國就集結韓、趙、燕、中山共同稱王,史稱「王國相王」。其實韓魏已經稱王,這次主要是尊另外三國為王。

這一舉動是魏國的勝利,但卻引起了齊國的擔心,便藉口中山國小,反對它稱王,並宣稱要聯合大國討伐之。中山王得知消息後,趕緊派大臣張登帶著重金去齊國收買重臣田嬰,田嬰便許諾中山稱王。然後張登又跟趙國和魏國說齊國本羞於中山一起稱王,但是它想利用中山的軍隊攻打魏國的河東地區,所以才允許稱王。這樣一來,魏國和趙國對齊國就很是反感。齊國見一計不成,便又生一計。它企圖通過割地給燕、趙來換取他們一起攻打中山。可是這時,燕國和趙國早已不信任齊國,但沒有答應。

雖然齊國沒有得逞。但是魏國的合縱卻被楚國給破壞了。就在北方發生「五國相王」的當年,南方的楚國向魏國發起軍事行動,奪取八個邑。魏惠王見不敵楚國,但轉而聽從張儀的主張,這時公孫衍,再一次被國君拋棄。

張儀是公元前322年入魏的,也就是「五國相王」的次年。他向魏惠王提出聯合秦、韓而攻齊、楚的策略。魏惠王覺得有道理,但是張儀的真正目的是要魏事秦,進而使其他諸侯國來效仿。

這時被貶的公孫衍早已看出,便出手阻止。他派人到韓國通報,說秦、魏聯合是為了圖謀韓國,只有他可以阻止。於是韓國便把公孫衍請去委以國事。

與此同時,齊、楚也感到秦、魏連橫對自己不利,也出面反對張儀。而魏惠王也逐漸看出了張儀的真實目的,秦國便出兵攻打魏國。

面對秦國咄咄逼人的東進勢頭,東六各國便紛紛響應公孫衍的合縱之策,齊、趙、楚、燕皆重用公孫衍,魏惠王也將張儀逐出魏國,重新公孫衍。這下,公孫衍便走到了人生巔峰,「佩五國相印」,志得意滿。

第二年,即公元前318年,便爆發了「五國伐秦」的戰爭,即魏、趙、韓、燕、楚五國聯合攻秦,楚懷王為縱長。然而,實際出兵和秦交戰的,只有韓趙魏三國,因為這三國直接與秦國接壤,秦對他們威脅最大,而楚燕暫時受到的威脅不大,態度消極,心存僥倖。聯軍攻於函谷關,被秦軍擊退。次年秦在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大敗三國聯軍,殲敵8.2萬。至此,首次合縱攻秦行動宣告失敗。

Click to rate this post!
[Total: 0 Averag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