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世界變成你的學歷】科技讓教育變身了?具數位軟實力的「新領人才」正炙手可熱!
TO 主題新聞2020-12-30
Share
首圖來源:Pixels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則新聞】疫情席捲了全世界,使遠距科技轉變為新常態,為教育帶來了破壞式創新,許多新穎的數位化平台和工具因此出現,當學習資源不斷往線上移動,世界反而變得更近、更像一所學校了,究竟教育科技(EdTech)為我們帶來什麼嶄新的學習契機、又會塑造出什麼樣的未來人才呢?(責任編輯:徐宇儂)
全球教育現場在 2020 年為了防範 COVID-19(新冠肺炎),必須面對「停課不停學」的巨大挑戰,也意外加速了「教育科技」(EdTech)的發展。光是今年,全球教育科技市場的創投(VC)總額便超過 100 億美元,激增幅度遠超過往,不僅在硬體端,包括內容端、平台端也都有更多業者投入教育創新行列。
面對這波數位學習浪潮,台灣業者亦無法自外於世界局勢,今年的「2020 臺灣教育科技展 EdTech Taiwan」於 12 月 2 日至 6 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大會開幕論壇邀請已連續舉辦三屆的「未來教育科技論壇」,今年以「ONE School ─ 科技讓教育有 EaaS」為主題,四大面向「教育、內容、平台、服務」為議程,請來長期深耕線上語言學習的 TutorABC,以及永齡基金會、TAVAR 台灣虛擬與擴增實境協會、IBM、麗臺科技大數據、AppWorks School 之初學校、AWS、遠傳電信等 9 位講者,共同分享全球與亞洲的 EdTech 趨勢,及其在台灣實際運用的成功案例。
凝聚資源,世界就可以成為一所學校
深耕線上教育逾 20 年的 TutorABC,用 AI 打造未來教育的理念深植人心,TutorABC 總經理黃嘉琦暨未來教育發展協會副理事長率先指出「One School」的概念,意即學習不需受限於教室,只要有網路,便能突破地域與時間的限制,全世界就是一所學校。
以 TutorABC 自身提供的英文互動教學服務為例,平均每年有超過 3 萬名老師在線、全年開課高達 3,000 萬堂,2020 年的學習人次更達 2 億次,成功讓來自不同國家的老師與學生同在「One School」。黃嘉琦說:「在我們的平台上,教育資源可以整合、共享,衡量的標準不只有成績,更可以依據個人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
黃嘉琦進一步分享 TutorABC 與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的合作案例,由於偏鄉的孩子特別需要有「人」陪伴學習,過去總是要基金會的大哥哥、大姊姊搭火車或開車到偏鄉。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採用 TutorABC 的教育科技幫助偏鄉小學上英文課,一整間教室的孩子可以完全即時與線上真人外師交談,充分感受到雙向互動的學習樂趣;這些偏鄉孩子更特地寫卡片表達感謝,透過教育科技,他們知道了英文不光只是背單字、記文法,而是能與人交談的工具,甚至有孩子因此愛上英文。
除了學習端,師資端也能得到適才適所的發揮。黃嘉琦觀察,全球抗疫期間,有更多來自各領域的人才願意投入英文教學,TutorABC 可說是為線上就業與斜槓教學開闢新路,「這對想學英文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因為一般英文老師不見得懂你的專業,但我們有來自各領域的人,能匹配個人興趣用英文聊科技、工業、商業、財經、服務等不同領域的內容,學語言會更有感。」
當「師資、學生、教材」三大課堂元素都能透過大數據分析,動態匹配出最適合每位學習者的課程,也就完成了科技賦能教育的重大任務,讓「教育即服務( EaaS,Education as a Service)」不只是口號,而是未來教育的真正樣貌。
實體教育的體驗無法被取代,但是工具可以
2007 年成立的「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以穩固的社工及課輔雙軌並行,迄今已幫助了 10 萬人次以上的學童,同時培訓超過 2 萬人次的專業師資,並開發自有的國文、數學教材,盡力彌平教育資源的落差。
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強調,「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並非一所實體小學,而是以全台灣 14 所教育相關大專院校為合作夥伴,培育專職社工體系進入周遭的小學服務,「教育也需要規模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才能形成普遍性的影響力,帶來重大的轉變。」
「線上教育很棒,但實體教育仍有許多經驗無法被取代,不過,工具可以。」劉宥彤表示,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將所有開案學童的資料都數位化,從家庭狀況(父母婚姻/經濟現況/居住環境/家庭成員)到學習歷程追蹤(課輔編班/在校成績/學習表現)全都進行規模化管理,建立起專屬的大數據資料庫,能因應各項變因分析出學習障礙或做教學應用。
圖片來源:Pixels
過去受限於科技,國語、數學可能很難照搬到線上教學,但永齡基金會最新啟動與 TutorABC 的線上合作,將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在國語和數學的國小教學經驗透過線上釋出,期望能照顧到更偏遠地區的學童,或是無法參加實體課後輔導的孩子,也能依 TutorABC 在英語教學上的深厚經驗,提供國、數科目更個人化學習的方式。
劉宥彤指出,這套線上課程將以永齡原有的教材為基礎,但經過教育科技重新規劃。比如國語科因為筆順、語句等結構教學較難在線上呈現,就需要重組知識點,以國小必學句型結構與閱讀為核心,通過高互動性課程設計及課後習作來突破教學;同時還得兼顧使用者體驗,包括閱讀舒適度、使用流暢度、課程長度、學習成效評估等等,甚至要能接軌 108 課綱,期望打造更人性化的線上學習平台。
AR/VR 實現虛擬化實作,激發學科興趣
TAVAR 台灣虛擬與擴增實境協會榮譽理事長暨榮譽顧問謝京蓓開宗明義點出,從 2019 年至 2022 年的科技產業大趨勢,無非就是「5G + AI + XR」,在 2018 年之前仍未臻成熟的各項技術及服務模式,迄今已逐步出現在工業、教育、物流、娛樂、運動、醫療、軍事、救災等各領域當中;特別是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對遠距離、零接觸的需求上升,更推升 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的應用實現。
XR (extend reality,延展實境)
XR為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和MR(混合實境)的集合,是虛擬現實交錯融合技術的總稱。
謝京蓓強調,目前國內已可看到許多 AR/VR 運用在教育現場的案例,比如一家科技廠商「必揚實境」,將涵蓋 24 個物理、化學主題,多達 280 個以上的教學知識點建構在 VR 虛擬實境裡,讓孩子能夠透過 VR 更安全的進行化學實驗,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目前更已有國中實際採用此 VR 教材。
圖片來源:Pixels
未來每個工作都需要科技,從現在起改造教育
IBM 前任董事長、總裁兼執行長 Ginni Rometty 曾言:「未來工作 100% 會受到科技影響,每個工作都需要科技,所以有必要改造教育!」
基於這個理念,IBM 在 2011 年於紐約布魯克林區成立了美國第一所 P-TECH 公立學校,著重培養「新領」(New Collar)工作人才,即與新興科技相關的新型態工作,如資安、設計、資料科學、行動應用開發、雲端伺服器工程、網路維運、專案管理等。IBM 大中華區企業公民部協理陳慧純表示,未來工作需要特定技能和知識,但不一定需要大學學位,這也是 P-TECH 的精神。
P-TECH (Pathways in Technology Early College High School)
P-TECH 是一種全球教育模式,為世界各地的學生提供發展技能和能力的機會,尤其針對新興的 IT 領域,例如網絡安全、人工智能、醫療保健、金融和先進製造等,著重培養「新領」工作人才。
為了讓下一代都能有機會更好地學會未來工作所需的技能,IBM 更開設了一站式的免費學習平台「Open P-TECH」,將 IBM 本來就有的內部訓練素材整理出適合國中至大學的教學資源,囊括 22 項大領域如資訊安全、區塊鏈、資料科學、人工智慧等,總計超過 1000 個課程,除了學生能免費在平台中學習,還可獲得業界認證的數位徽章,可放在履歷跟 LinkedIn 上提供求職使用;教師也能從中獲取教案,為學生規劃客製化的學習內容。
不過,陳慧純也提到,目前 Open P-TECH 大部分的課程都是英文,僅有約 20% 的課程是以中文提供,「學生除了數位技能外,也可以一併學英文。」透過數位學習平台,在台灣所能得到的學習資源與全球學生都相同,內容也是跟全球同步接軌,呼應了「ONE School」零時差學習的概念,讓科技實現永遠不斷線、全世界就是一所學校的完美理念。
(本文訊息由 TutorABC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 pr@fusionmedium.com ,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看更多教育科技文章
• 上課竟可像看 Netflix 一樣有「意思」!線上教育大廠喊出教育即服務(EaaS)概念,把全世界變成一所學校
• 【上班好忙怎麼職場斜槓?】技能和英語一樣重要!AI 語感訓練 App 、職人課程平台猛增你的跨領域職行力
• 【當學習變成了很潮流的事】教育即服務的時代來臨?內容為王,教育科技未來可能像 Netflix 一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