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粵港澳大灣區 未來的新興經濟腹地
東盟—粵港澳大灣區 未來的新興經濟腹地
■ 本刊記者 楊冰馨 [第3523期 2022-08-08發表]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首次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倡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自此,大灣區建設正式成為國家級發展戰略。隨着粵港澳的規劃即將出台,大灣區城市群在亞洲地區的角色及功能受到廣泛關注,特別在中國與東盟經貿關係愈見重要的背景下,粵港澳城市群有望透過大灣區建設與東盟十國加強經濟合作,成為亞洲區內兩大增長引擎。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由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汶萊、越南、老撾、柬埔寨及緬甸10個東南亞經濟體所組成。區內人口龐大,加上營商環境越趨便利,吸引外商投資。其中,中國在東盟的貿易和外商投資所佔份額持續上升,且兩地已成為彼此的最大貿易夥伴。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向高端方向發展,區內企業積極向外拓展,而東盟可謂理想的貿易和投資目的地。
▲深圳海關關員對大灣區首趟中老國際班列(深圳-老撾)進行查驗。(中國海關總署官網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與東盟的經濟概況
從宏觀數據分析,粵港澳大灣區與東盟兩大區域經濟各有不同特色,顯示雙方有廣闊的空間發揮互補優勢。東盟有龐大的市場規模,並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及生產要素,區內面積約450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高至6.3億人,其中超過一半是30歲以下的年輕階層。由於東盟成員國發展步伐不一,區內的人均收入相對不高,而且其差距亦較大。至於粵港澳大灣區,整個城市群包括廣東省9個城市(廣州、深圳、東莞、惠州、肇慶、佛山、中山、珠海及江門)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大灣區總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GDP平均總量約1.39萬億美元,人口總數約6800萬人。值得一提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東盟過去都有較高的經濟增長。在大灣區城市群中,廣東省9個城市過去五年的實質GDP增長普遍維持在8%水準以上,而香港及澳門兩個特區的經濟發展成熟,其增長相對較慢。整體而言,預期大灣區未來可保持約6%的經濟增長。東盟方面,區內GDP增長過去五年穩定在5%水準。隨着東盟逐漸形成龐大、穩定的內部消費市場,加上各成員國的國際競爭力近年都得到大幅提升,估算東盟中期經濟增長仍可保持在5%左右。
大灣區可發揮基建融資功能
配合東盟生產條件和市場資金需要
東盟擁有龐大市場,2020年總人口達6.6億,佔全球人口8.5%,加上人口年輕,且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中產階層興起,對於大灣區企業而言為極具潛力的銷售點。因此,除柬埔寨和緬甸以外,超過八成企業正在他們經營業務的東盟國家從事銷售活動。在東盟營運具成本效益,導致很大一部分企業覬望其龐大的商品及服務市場。東盟生產條件和市場俱備,大灣區企業可以善用東盟有利的經營條件開拓市場,提供更適合當地的產品和服務。
相比之下,目前大灣區企業較少以東盟為生產或採購基地,原因與當地基礎設施的情況有關。東盟的基建發展一直未能趕及其經濟迅速增長的步伐,令不同基建及公共服務出現嚴重供給缺口。亞洲開發銀行指出,東盟每年平均需要投資2,100億美元,才能滿足區內的基建需要。因此,日後當東盟的基礎設施發展成熟時,將可進一步充當大灣區企業的生產或採購基地。大灣區的對外定位是培育國際合作,發揮城市群的獨特優勢,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其中,香港是國際金融、專業服務及仲裁中心,廣東省是內地企業、承建商及資金的集結地,這些優勢可協助大灣區打造成為東盟的海外基建融資中心。透過政策上的相互協調及合作,大灣區可開拓基建專案融資的相關產業活動,包括:提供全面的基建評估服務、解決基建專案風險及回報不對稱的問題、就不同階段的基建專案提供融資建議、發揮中介作用等,這些功能將有助東盟市場與內地及國際投資者進行對接。可見,大灣區的專業人才及平台角色已具備良好基礎,為東盟解決投資不足的問題,使基建資金得以到位。
東盟對接大灣區
形成綜合製造業供應鏈
在發展創新及先進製造業的戰略下,廣東將推進產業的升級轉型,集中投放資源於高技術研發、產品設計、裝備製造、測試、核心零件生產等高端價值鏈活動,並把勞動密集型製造業逐漸外移(例如:紡織、服裝、玩具、家具及零件組裝等生產活動),這種趨勢將為東盟帶來大量新機遇。事實上,多項因素正推動大灣區製造業朝較高增值轉型發展。由於香港有超過90%的經濟活動屬於服務業,大灣區製造業活動主要集中在廣東九市,其中東莞、佛山、江門、惠州、中山是不同商品的重要生產基地。根據大灣區的經濟結構組成,製造業一直以來對其經濟貢獻約為三分之一。然而,自2011年開始,大灣區製造業對整體經濟的權重連續多年下降,主因是製造業的增速不及第三工業,說明區內經濟正出現結構性調整。相較之下,東盟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及龐大的人口紅利,而且地理上鄰近粵港澳大灣區,加上內地及香港都與東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使得東盟成為大灣區製造業走出去的理想地。目前,東盟多個成員國仍有較高比例的農業人口,其中越南、緬甸及老撾有超過四成人口從事農業,整體有超過2億農業勞動力。隨着農業科技進步及城市化發展,東盟將釋出更多勞動力供應。在大灣區與東盟形成區域性供應鏈的過程中,大灣區企業可向產業的高價值領域發展,東盟則可受惠於製造業投資所帶來的工廠職位,提升民眾的收入及技術水準,令雙方的合作達至互利共贏。
大灣區與東盟互聯互通
具備物流貿易中心的優勢
大灣區與東盟的共同優勢是其地理位置優越及擁有良好的交通基建。據了解,國際機場協會發布全球最繁忙的20大機場名單上,香港、廣州、雅加達及新加坡機場在總客運量分別排名第八、第十三、第十七及第十八,而香港更在總貨運量排名第一。這些數據不單說明大灣區和東盟的對外貿易活動十分活躍,同時突顯出雙方作為區域物流中心的樞紐地位。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合作領域之一是要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特別是在交通基建方面,旨在構建高效便捷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大灣區內多個新落成的大型跨境項目(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粵澳新通道)將可配合現有港口、機場、高鐵及高速公路網絡,令國際與中國市場的連結得到提升。再者,大灣區內需市場的增長前景樂觀,其中產階層不斷壯大。這些條件有助於大灣區發展成為中國與東盟接軌的經貿平台。現時,大灣區和東盟在物流方面有空間作進一步合作。例如,雙方主要的國際港口及機場可開闢新航線或增加航班數目,以促進大灣區與東盟之間貿易、旅遊及投資等商業活動。另一方面,大灣區粵港澳三方可參考東盟推動自由貿易的創新措施。自2018年起,東盟的五個成員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開始實施貿易單一窗口,並接受成員國以電子方式交換產地來源證。東盟單一窗口的優點是透過建立共同的海關平台,使得貨物報關流程得以精簡化、標準化及一體化,為企業減低交易成本,從而提高東盟整體的貿易競爭力。大灣區涉及內地九個城市和兩個特區,粵港澳可考慮東盟單一窗口的模式,以解決制度不一的限制,令區內的貿易活動得到最大的便利。時序不捨晝夜,不斷前進更替。在世界夜景衛星圖上,從大灣區延伸至東南亞的璀璨燈光已連成一片。踏上新征程,昂揚奮進、乘勢而上,粵港澳大灣區與東盟正攜手向着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區域經濟帶的目標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