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巧看到這篇文章, 便順道說一下, 未來的科技建設。本人不是什麼科學家, 更不是science fiction, 只是根據過去的張目, 而說三道四而已。
說到在現行國家和社會的角度上, 從事高科技產業, 兩者是有利有弊。一來在已建有的城市或國家, 加添一層高科技, 對傳統的行動和運作模式, 未必相容, 因此可能有side effect, 或思想上的框框, 這就如學完武當再闖少林, 不時腦海中總有門戶之見。
反之, 若是一張白紙, 就如小孩子般學習, 可能來得湊效。這便是本篇文章的命題, 也是本人第一篇的natgeo research 的作品。
其實, 在這之前, 也看過一個討論, 歐洲是否一個國家, 跟美國各州有何不同之處。歐洲在本人的眼光中, 相信是復蘇最慢的地區, 因畢竟歐洲人也是漫活著, 談不上直接復蘇的可能。
而之後, 更看了一個討論, 為何歐洲各國之間, 沒有摩天大樓, 總是一些小小的建築物。一來是保留過去的古蹟, 二來是結構問題, 三來是沒有經濟效益, 因畢竟歐洲人的價值觀, 雖然說跟美國人相似, 但南美洲與美洲已不同, 更何況是西方世界。
所以, 在立論之前, 本人一直在想, 世界有三個大科技方案, 因是現行的社會文明, 再加添加特式的科技, 即再進化, 而不是再出發。
另一個層面, 便是外太空科技, 雖然太空和外太空, 好像是相同之義, 但在本人眼中是各異, 太空科技可能是在地球上的nasa 進行實驗, 再射上太空。而外太空科技, 即是外太空之物, 更可用回地球, 例如把外太空物質, 甚至是人造衛星訊號, 再射入地球作研究。故此, 兩者並不相同。
第三種科技, 便是未來科技的實驗品, 這跟前兩者不同, 一種是現存, 一種是外太空, 而第三種則是未來不可量, 未成形之物。例如音速飛機, hyperloop 管道列車, 甚至是電動車無人駕駛等, 應在一個未成形的地區和國家試行, 就如小孩子像一張白紙學習那樣, 這樣才能沒有思想框框。
在未開發的國家, 一來可換來技術層面, 收窄這些國家跟先進國家的距離。世界上多了一個王國或強人, 對各國彼此之間也有好處, 至少遇到地球危機時, 不只有美國隊長和ironman, 幾個人物來拯救世界, 還會有黑豹之類的新人物出現。
二來是在第三方國家, 各先進國之間沒有衝突, 因是中立國, 而且這些未開發國家有不少天然資源, 故各先進國也是既得利益者, 完全是合乎現今世界的發展趨勢。
這樣就像一個社會中, 解決貧富懸殊的方案, 若只在一點著力, 或只在現在運行的社會體制中著墨或改良, 是得不到好的結果。
當然, 當中只說好處, 不能沒有壞處, 壞處是未受教育和訓練的非洲人, 如何能懂得掌握高科技, 這便是教育投資的一環了。不過, 在非洲進行教育投資, 對收窄貧富技術差距, 是有相當大的作用。
這個情況, 就如德甲把一些亞洲球員作青訓, 不少德甲中有很多年輕的青訓, 也是來自加拿大和伊朗等地方, 而這些球員變相也推高了這些地區的足球水平。用足球來比喻這個世界, 也相當貼切。
本文所謂的natgeo research, 即中文的「地緣政治學」, 同一件事情, 是否在同一個地方和條件才會發生, 是否成了必要的效果。反之, 條件改變了, 是否事情和命運也會改變, 即是所謂的再進化。
又或者, 反過來說, 一個島國的國家, 和地中海的意大利, 波羅的海的三國, 甚至是波蘭和奧地利等, 是否因地形決定了人類的命運, 一個國家的形成和組合, 是否一早已由大自然編寫了, 人類只是大自然的執行者而已, 便是這個欄目討論的範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