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的时间轴

2小时前

作者 | 沽民

上周某一天,“英国负利率”这个标题在中国财经圈刷了屏。一位朋友发信息问我,英国负利率是怎么回事,如果发行一份国债,利率是负的,那会有人认购吗?特别是一般认购国债的可不是散户,而是精明得像老鼠一样的金融资本家大亨。

我说,“负利率国债”是以讹传讹。实际上,这笔国债的发行利率(票息率,Coupon)不是负的,是3/4%(0.75%);而收益率(yield)是负的。对于国债定价来讲,收益率是通过价格和贴现率(discount rate)反推出来的一个数值,并没有实际意义。“负收益率国债”和“负利率”是两码事。

聊天过程中,很自然地就提到了这次新冠疫情对美国的打击。朋友说,国际格局会被改变,“一超多强”里面的“一超”,以后可能就越来越弱了,国际格局会变成“多强并立”。哪些多强呢?——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嗯,中国也算一个。

我认为,这种看法还是比较靠谱的。现在网上嚷嚷中国取代美国的声音,如果是认真的话,那也是高兴的太早了。

先看一个数字。

美国建国是1776年,二次独立战争是1802年,美国纽约取代英国伦敦成为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和集资中心是1870年,美国综合国力全面碾压英国,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是1945年。

从1776到1945,大概是170年的时间。如果计算美国取得真正的独立,开始好好搞经济,要到1800年前后,那么这个过程,也大概花了是150年。

这其中有两个70年,第一个70年,是1802年拿破仑战争结束,欧洲和北美的战事平息,英国和美国各自都开始发展,到1870年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花了70年时间。

第二个70年,是从1870年到1945年,这段期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次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最终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美国登上国际霸权的地位。

中国而言,从解放(1949年)到今天(2020年),也大概是70年的时间。而从金融上看,现在A股市场的一系列改革,以及川普所搞出来的针对中概股的事情,也从某种意义上预示着,中国可能成为新的全球金融中心。

毕竟,金融中心就是要开放,要包容,要来者不拒。老是想着把人家赶走,怎么行?

好了,话说回来,为什么用美国的发展历程作比较是合适的?

首先,美国刚刚结束独立战争,和中国刚刚结束解放战争的时候,很相似。持续殖民主义剥削使得民不聊生,而国家为了独立解放而进行的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惨胜如败,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状态。

事实上,如果没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拖住英国的话,说不定英国海军倾巢出动就把美国给灭了。美国独立之后,还有个二次独立战争。所以真正开始经济建设,要再过四分之一的世纪,到1800年以后了。

无独有偶,中国解放后到真正开始经济建设,也花了大概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

所以,做最粗略的类比,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到今天,连一半都还没走完。事实上,现在中国的几个金融城市(上海、深圳、香港)还没有一个能单独PK纽约或伦敦。

如果我们跳个大神,生搬硬套美国的经验,非要给中国取代美国算一个时间表的话,那我觉得,至少还要70~80年,也就是2100年。

神奇的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这部书中,作者Morris也把东方再度超越西方成为全球翘楚的时间,大致推算到了2100年。

当然,数字游戏没意思。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大国崛起之路上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及时间节点之间的时间里面,追赶国和霸主国各自都在以什么逻辑运行。

第一个时间节点:取得独立到开始发展经济。

不要小看国家取得独立这件事。这是一个国家在大国崛起路上的起点,它标志着主权信用的开始。

英国在亨利都铎和他的大女儿玛丽期间,穷兵黩武,屡战屡败,导致国家破产。伊丽莎白二世花了很长时间才恢复了英镑的信用。这可以看做是英国现代主权国家的雏形。

但是雏形距离开始发展经济,还有一段距离。英国要到1689年光荣革命完成,资产阶级确立统治地位,才真正开始了经济增长。后面出现了产业革命。

美国也是同样的逻辑。美国1776年之前是一堆悲惨的殖民地。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但国家没有信用,在战时对国民借债都是非困难。美国的国家信用可以说一直都不存在,直到1913年成立美联储,100多年间都是一个没有央行、没有货币的状态,人们用黄金交易。

美国的经济开始建设,在1800年之后,北方按照工业化,南方发展农业。后来南北双方PK了一次,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在全美确立。伴随着西进运动、路易斯安那购买、以及美西战争、美墨战争、以及西进运动等一系列土地吞并活动,最终将经济增长的动能推向全国。

中国的逻辑也是类似的。1949年成立现代国家,1978年开始全面的经济建设,到今天运行了40多年。中国主权信用的建立,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对内和对外发行债务,逐步启动的。

第二个时间节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转移。

取得独立与开始发展经济之后,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霸权国受益于追赶国,体现为霸权国对追赶国的投资和支持。我们知道,美国独立之后,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之前的宗主国——英国。而英国同时也受益于英美贸易。这个时期,是蜜月期,双赢。

第二个阶段,霸权国增速落后于追赶国,贸易开始出现问题。具体表现形式很多,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爆发了内战,英美贸易受阻。

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这两个阶段。在1978到2008大致符合第一阶段,双赢;2008之后开始了第二阶段,一个还维持着高增长,另一个开始扑街。十年后,爆发了贸易摩擦。

到第二个阶段发展末期,就会出现金融中心城市的转移,从霸权国转移到追赶国。金融中心的出现,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数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贸易资本聚集才能形成的。而资本的逐利性,导致了他一定会往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方靠拢。

现在,川普开始对中概股下黑手,这会对美股市场带来深远的打击。接下来上海+深圳+香港的三地联动格局,会取代纽约和芝加哥,成为新的全球集资融资中心。而这个“三地联动”格局的形成,首先要香港听话才行。

第三个时间节点:国际货币易主。

历史上,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发生在1870年前后。但是,此后的全球货币仍然是金本位下的英镑,美元(绿票子)还是英镑的影子。

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三大强国——英法德——债务泥潭深陷,不得不贬值来冲淡债务的过程中,英镑与金本位脱钩。这时,美元有了历史上第一次机会。

得益于1913年成立的美联储,以及威尔逊总统建立了一大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组织,美国有了夺占世界霸权的基础设施。但是,当时美国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普遍自信不足。君不见,威尔逊下台之后,几位继任的总统,所谓的“哈定-柯立芝-胡佛时代”,又开始小政府、自由放任不干预的那套玩法了。

那段时期,由于英国开始走下坡路,而美国有没有取代世界霸权的准备,所以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无超多强”的局面,国际货币出现“权力真空”。美国维持金本位,英镑放弃金本位,欧洲其它各国开始无节操放水贬值,最终带来灾难。

今天的格局,美元仍然维持国际货币的地位,但持续的放水和举债,已经使得美元潜伏着危机。今天中国货币政策上的谨慎稳健与美国的无节操放水,和当年美国坚持金本位、英国放弃金本位的格局有某种意义上的相似性。

而新冠疫情对美国的冲击,能否与一站对英国的冲击类比呢?

第四个时间节点:新的国际货币诞生。

美元取代英镑的过程,有许多偶然性事件发生。其中二战是美国最大的救星。

但事实上,二战发生之前美国的大萧条,几乎已经把这个国家折腾毁了,再加上罗斯福的强权政治,美国元气其实是大伤的。二战救了美国。

二战就像是一个“吸金机”,把大英帝国几世几代积累的黄金储备,基本上都搬到美国去了。没办法,必须要战胜希特勒,吐血也要跟他死磕到底。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所以,二战之后,在布雷顿森林,拉里·怀特才能云淡风轻地提出美元与黄金双向兑换,而凯恩斯即便口若悬河、文采盖世,也只能答应英镑对黄金的单向兑换。

尽管30年后人们才意识怀特方案的不靠谱性,以及凯恩斯方案的价值,但这个时候,美元已经垄断了全球主要贸易了。

因此,这一系类的偶然性事件,只能说美国的运气比较好。事实上,如果没有二战,没有布雷顿森林的谈判,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美元是很难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的。

可见,国际货币地位的变迁,有很大的偶然性。难怪这里有这么多阴谋论。

第五个时间节点:新的霸权出现。

即便美元取代了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美国的霸主地位仍然不稳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石油危机、滞胀,都说明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并不稳固。苏联解体也是一个偶然性的事件。所以,只有在美国与东亚国家的贸易共生关系建立之后,美国可以说才真正坐稳了全球霸权。那么,新的霸权取代美国这个过程,可能会更加漫长。

结论

最后,谈谈对于“不设目标”的看法。

我总觉得,我们不要老是想着一年%十几的增长。

纵观人类历史,在工业革命之前,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的速度是0.1%。这是什么概念?做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收入翻一倍的时间需要多久呢?1000年。

所以有人说中国历史上分为三个帝国集团:秦汉-唐宋-明清,这样看,也点有道理。这三个帝国时期,彼此都间隔了有1000年。也就是说,秦汉到唐宋,一千年;唐宋到明清,一千年。按照每年0.1%的速度,的确需要一千年,才能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形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看到一些变迁。

而当代,中国的增长一年10%,也就是说,过去一千年做完的事情,现在10年就搞定了。当然,这里有通胀。但终究很难说这会是历史的常态。无增长,低增长,是历史的常态;也许,也会是未来的常态。

现在,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美国与美元的垄断地位会下降,而国际关系可能会回到“无超多强”的状态。即便是这样,中国肯定是受益大于损失的。

Click to rate this post!
[Total: 0 Average: 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