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六国 – 国学网
古人论六国破灭,有苏老泉的“赂秦说”与苏轼的“不知天下之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此为赂秦说;“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此为不知天下之势说。应该说,二苏所论都是事实,也的确是六国破灭的原因,然却不是根本原因。六国破灭之根本原因,在于人才的争夺战中输秦一筹。
试观春秋五霸之齐桓公是因有管仲的辅佐,晋文公是由追随他流亡的忠臣在左右,秦穆公则有蹇叔、百里奚等贤能辅佐。至于其他两个有争议的霸主亦然。假如没有这些贤能,五霸恐怕也就不成其五霸了。
到了战国时期,秦国自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改革,开始领跑于其他诸侯,而商鞅本是“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魏相公叔座知其贤,还没来得及推荐就生病了,魏惠王前去探视,他向惠王推荐而惠王不能用;劝他不用就杀之,惠王也不听,于是“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因其才华打动孝公,被任命为相国,行新政十年,而秦国大治,实力大增,开始威胁关东诸侯。
到了秦惠王时,又任用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的张仪为相,而张仪是魏人。张仪一生,连横齐魏,游说诸侯,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反观此时之楚国,昏庸的楚怀王宁肯轻信张仪的“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的鬼话,而听不进忠臣陈轸的冷静分析,最终受骗上当,楚怀王所用者靳尚,所听信者夫人郑袖,所贬者贤能屈原是也。
当穰侯失宠时,秦昭王又任用范雎。而范雎本是魏人,“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而后来仅仅因为随须贾出使齐国,为齐襄王所欣赏并赐金及牛酒不受,回国后被心生嫉妒的主人告发,魏相魏齐将他打个半死,并把他扔进厕所,喝醉酒的宾客往其身上撒尿,后来他乘机逃脱,被秦昭王的使者王稽偷偷载回秦国。而秦国的这些使者,也肩负着搜罗各国贤能者的任务,比方假如不是王稽问收留范雎的郑安平“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恐怕范雎也无以得到秦国,而秦王之接见范雎,态度更是谦虚得惊人: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跽(长跪)而请曰:“先生何以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雎曰:“非敢然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在魏国被主人诬告,被魏相鞭打、侮辱,来到秦国却遇秦王如此厚待,范雎怎能不为秦国出死力以灭六国?而能以如此态度厚待士者,六国国君中有吗?
而继范雎为秦国相的蔡泽是燕国人,“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闻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于秦,应侯内惭,蔡泽乃西入秦”。
至于秦庄襄王时的丞相吕不韦、秦王政时的李斯,都不是秦国人,却都为秦国的一统天下,立下了大功。
由此可见,秦国之所以强大并最终吞并六国,是因为其国君虚怀若谷,任用天下贤能,全天下贤能为其所用,其统一天下正是当然之事。这一点,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者,皆以客之功。
秦之强大,正是因为历代国君都虚怀以接纳、任用天下贤能之士。此一传统,也让地处西鄙的秦国最终能够征服中原各国,统一天下。由此可见,秦之强大是因为得天下之士,而六国之破灭,也是因为失去了天下之士!
类似的情况又何止六国。三国时期,曹操几乎将中原的人才网罗殆尽,可谓谋士、战将如云,所以魏国最强;吴国得吴越两地人才,也足以维持其偏安江右几十年的统治;可怜蜀国人才最少,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还是来自中原的人才,来自蜀地的人才甚少,故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也,所以它灭亡也最早。最终,继承魏国衣钵的晋一统天下,此正印证了那句“得人才者得天下”。
类似的情况又何止三国。君不见今日之世界,美国最为强大,而它网罗世界各地的人才也最不遗余力,即以体育比赛与科研为例,其虽不采取举国体制,在田径世锦赛与奥运会上,金牌数总排第一;每年的诺奖颁布,美国的获奖者也是最多。因其富裕强大,所以其对世界各地的人才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反过来,这些人才的到来,又进一步加强了美国的实力,从而形成一良好之循环。反观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因为各方面均落后于人,故人才往往流失严重;而人才的严重流失,反过来又加重了国势的不振!
得人才者得天下,六国如此,三国如此,今日仍然如此,操国柄者,可不深思乎?
二○一一年九月二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