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学派与学术繁荣
摘 要: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诸子学派对思想体系、人才培养、学术繁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为现代的学术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诸子学派;学术体系;人才培养;学术繁荣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繁荣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等都对中国以后的文化社会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如今我们也处在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文化急需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期。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学派的形成和存在的积极意义进行探讨,为我们现在的文化学术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思路。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学派产生的积极意义:思想体系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的繁荣。希望其中的一些拙见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学派与思想体系
总结儒、道、墨等各家的形成和发展, 学派的源头都是那些大思想家的光辉巨著,他们的光辉思想都是学派的主流观点。儒家的孔子政治上主张“仁政”,道家的老子则是政治上主张“无为”,墨家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孔子、老子、墨子他们都有旗帜鲜明的主张,并且为自己的主张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孔子为宣传自己的思想游历各国,历尽艰辛。孔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当权的大臣畏惧他,运用自己的权力来阻挠他,甚至用武力来威胁。“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吕氏春秋》)这种困境即是陈蔡两国大夫畏惧孔子到楚国而使用的手段。孔子的主张虽然没有实施成功,但它和红军长征的意义一样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老子的主张与孔子的不同,“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他的“小国寡民”的政治主张。老子虽未游历诸国,但他居周日久,声名远扬,孔子即从鲁国前来问礼,传为一段佳话。独立的思考、独特的观点是思想壮大发展必需的。如果他们的观点含糊不清,无法显示出自家观点的优势,就无法说服当政者听从他们的建议。他们旗帜鲜明的主张和丰富的知识使他们成为学派观点的主要创立者。虽然他们生前可能并未有创立学派的想法,但是认同此类观点思想的后人是尊崇他们为先师的,老子主张清静无为,更不会拉党结派,但道家是以老子的思想为源头的。诸子之中的很多思想成为了日后学派形成的思想基础,虽然他们的言行并没有太强的构建理论体系的逻辑思维,但是经过他们的门生整理,成为了可以继承传播和发扬光大的思想体系。那些传承下来的思想成为后人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学派与人才的培养
那些春秋战国时代的先哲们传授自己的思想有其独特的地方。第一就是注重言传身教。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像子贡、子路、颜渊都是一路同行,面对问题总是孔子作为思想的启发者和指导者来使学生们明白道理。他的弟子们思想进步也很快,甚至会反问孔子。“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子路质疑孔子的行为是否合乎礼节,孔子立即表明了心志。这是由于大家朝夕相处,孔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弟子们的想法。如果孔子言行不一,那就是“巧言如簧,颜之厚矣”,他的学说就会不攻自破。因此孔子与弟子一路同行既传授思想,又教会他们怎样成为一个君子。第二点注重以理服人。由于各家观点鲜明,因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同感。那些先哲们是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来使自己的学说被人接受,而不是靠门户之见来束缚门生的思想。许行的农家学说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有影响力,甚至儒家陈良的门徒陈相、陈辛兄弟二人也放弃儒学而拜许行为师。孟子便对陈相进行说服,借以批驳许行的观点。孟子通过一番激烈的论述得出这样的结论:“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批驳了许行的“君臣并耕”的说法。通过辩论,以理服人,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比较选择。荀子是儒家的代表,而他的弟子韩非却是法家的代表。韩非不认同儒家的观点,因而选择了法家的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对立面的杰出代表。这种不依靠门规硬性约束的社会风气是人才辈出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条件。第三点就是学术传承公而无私。 孔子教授学生可以说尽心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他坚守的信条。孔子的弟子颜回好学而且有德,但颜回甘守清贫,“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老师教授知识兢兢业业,学生学习心无旁骛。这是让人向往的师徒关系。那些弟子们不像后世的许多读书人把读书当成是仕途的敲门砖,他们没有被功名利禄所羁绊,因而他们既有德又有才。
正是那些先哲们的思想和品行赢得了弟子们的尊敬和崇尚,使得弟子们对他们的学说坚信不疑,成为忠实的追随者和极力的宣传者。以孔子为例,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能够有那么大的影响,不是全凭一张嘴。因为他既是思想的创建者,也是名副其实的践行者。就子贡来说,“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这是表达对孔子的敬仰。“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史记·货殖列传》)这是对孔子学术的宣传。学派思想的传承是门生们的不懈努力完成的。
(三)学派与学术繁荣
学派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他们坚持了一贯的思想和方法。学派之间的交流会使自家的思想更加完善。学习和辩论是交流的不同方式。通过学习可以弥补不足,可以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通过辩论可以知道自己的优势,可以赢得更多受众。孔子好学。孔子听曲“三月不知肉味”足见孔子对舞乐的陶醉,也看得出孔子是听出门道的。“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这种不断积累的学习是孔子博学多识的基础。正是有了这些丰富的知识,孔子在晚年可以修编《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有了这些书籍,孔子的治国之道就可以世代传承,而这些丰富的内容是其他各家所不能及的。孟子好辩。《孟子》中载有孟子对墨家的批评“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孟子论辩言辞激烈,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士,舍我其谁也”的豪言壮语。这既是他巨大的责任心,也是对自家学说的自信。而韩非子在《五蠹》中对儒家、工商、纵横家、游侠、谋士这五类群体大加批判。认为“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推行自家主张的愿望之强烈可见一斑。正是这样的百家争鸣成就了中国的文化史上大繁荣。
以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孔子的游历之广、学生之多、学问之博均是其他各家所不能及的,这也是孔子的思想能在中华大地上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孔子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中的杰出代表,代表着一群思想独立敢于担当拯救社会的觉悟和境界。当然,正是那一群人的积极努力,造就了文化史上的繁荣,儒家和其他各家一起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
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文化繁荣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直到秦朝完成统一,建立封建专制制度,各家的思想争论才陷入了低潮。而汉代的董仲舒提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正统思想,并被以后延续下来,而其他各家则少受统治者重视,因此已经无法再与儒家抗衡。学派林立争奇斗妍的时代也不复存在了。但是历来文学家、思想家都青睐诸子的言论和著作,因为那是一个宝贵的思想和知识的财富,不同的人会从中学到不同的东西。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中西文化激荡,国家正逐步强盛。文化应在这场伟大的复兴中发挥中坚作用。希望通过以上的探讨能够为现代的学术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也祝愿现代的学术能大繁荣大发展。
点击:2,048 发布:2009-11-09 14:01 责编:linxingzi 来源:国学网
【版权声明】本网页中图片引用自网络的,如有版权方烦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联系我们】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