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下, 東盟國家如何發揮獨特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下, 東盟國家如何發揮獨特作用?

■ 本刊記者 劉妍伶 [第3523期 2022-08-08發表]

▲7月11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左)在位於雅加達的東盟秘書處會見東盟秘書長林玉輝。(新華社圖片)

7月以來,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聯繫十分緊密。“請進來,走出去”,先是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7月3日出席在緬甸蒲甘舉行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長會議期間,分別會見了老撾副總理兼外長沙倫賽及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隨後再赴印尼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對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展開正式訪問,並主持召開中印尼高級別對話合作機制第二次會議。之後中方又邀請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7月25日至26日期間訪問中國,成為北京冬奧會後首位訪華的外國元首,佐科維多多在7月26日會晤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國外交部在會後公布兩國元首會晤聯合新聞聲明,內容談到兩人在親切友好氣氛中舉行會談,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又指雙方將加快制定雙邊關係發展新的五年行動計劃。從這一系列活動可看出,“一帶一路”倡議下,東盟國家是中國利益共生、共謀發展的重要夥伴。可以說,在當今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局勢下,在面對個別大國為了維護其霸權地位,重拾冷戰思維,製造陣營對立的壓力下,中國正高舉多邊主義旗幟,加強團結合作,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在全球性危機的驚濤駭浪裏,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小船經不起風浪,巨艦才能頂住驚濤駭浪。”

基礎建設率先起步

雙邊貿易逆勢增長

東南亞作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在過去20年間經濟快速成長,成為受世界矚目的新興經濟體。但其中大多數國家基礎設施落後、資金匱乏、人才和技術短缺,是制約許多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的瓶頸。亞洲開發銀行估計,2016年至2030年間,東南亞地區每年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需要約2,100億美元,相當於經濟增長的5.7%,這個天文數字並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支付得起。中國不計困難,克服重重阻礙,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一批批標誌性基建項目在東南亞地區穩步推行,當地互聯互通已見雛形。2021年12月3日,連接中國西南部城市昆明與老撾首度萬象(永珍)的中老鐵路正式通車;3月29日,廣西南寧至崇左鐵路留村隧道有序施工,廣西面向東盟鐵路建設進行中;7月22日,大理至瑞麗鐵路大理至保山段開通運營,標誌着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與此同時,一筐筐來自泰國的榴蓮、山竹、芒果、椰青、蓮霧,一箱箱來自印尼的麝香貓咖啡,通過鐵路來到中國。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部長朱林通過中國電商平台,為泰國水果直播“帶貨”,一口氣賣出了近5000個榴蓮和2萬個椰青。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印尼對中國出口咖啡產品增長22.8%,食品和飲料產品組的出口也增長了80.5%。近年來,從咖啡、榴蓮等特色農產品,到鋼鐵、紙張等初級產品或中間產品,眾多東盟國家產品進入中國市場。2020年,中國——東盟貿易額逆勢增長,實現雙方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的歷史性突破。

“數字絲綢之路”深化合作

“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項目不斷推進和人才流通,將創造新的服務業產業鏈和投資機會,包括項目融資、工程諮詢、工程保險、基礎設施管理、房地產、移動支付及電子商務等專業服務。在過去三年多,東南亞科技類創業投資項目獲得了262.95億美元融資,平均單個項目2,030萬美元,中國資本佔據半壁江山,中國科技公司亦積極投身於東南亞市場,推動“數字絲綢之路”建設。不難看出,疫情的爆發更是凸顯了“數字絲綢之路”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實現如電話會議等遠程工作的解決方案和大規模接觸者追蹤等防病毒措施,更重要的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聯繫不會因物理距離而削弱。尤其是部分歐美國家“為表忠心”抵制華為5G技術,華為在歐美市場頻頻受挫,但在東南亞市場推行異常迅速。其中印尼和泰國是最明顯的例子,其中印尼在2021年9月與華為簽署備忘錄,協助培訓10萬名雲端運算的數字人才,推動人工智能和5G發展,而華為也在泰國設立了5G研究中心。東盟成員國內部政經發展程度不一,特別是對網絡時代但基礎建設發展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提升國內的經貿發展與加速數字經濟所需的基礎建設是刻不容緩的。東南亞研究所(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報告顯示,中興通訊也是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5G網絡服務的主要供貨商。

中國-東盟關係新紀元

東南亞地區內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種族及通用語言也十分繁多。但正正是因為東南亞獨特的多元和包容,才是造就更多創新和可能性的地方。談到文化多元,新加坡這個東南亞主要經濟體,族群文化多元,華人、印度、馬來文化,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等信仰共冶一爐,加之當地法律、金融體系發展成熟,國際化程度高,人才資源充裕,形成一個激勵創新的創業氛圍,尤其在於互聯網科技、金融科技之類的發展,在這裏更是如魚得水。在新加坡,網約車、電商平台、二手車買賣平台等令人矚目的獨角獸,紛紛在獅城落腳。除了新加坡,人口近三億的印尼也是初創公司發展迅速的國家。新加坡和印尼兩個國家,可以與中國進行人員、技術方面的交流與溝通。東盟人口龐大,2020年總人口達 6.6 億,佔全球人口 8.5%,為中國和印度之後全球人口第三大的經濟體。根據聯合國發表的《世界人口展望》,東盟人口年齡中位數為 30.3 歲,遠低於內地(38.4 歲)和香港(44.8 歲)。龐大的年輕人口意味巨大的消費潛力,世界經濟論壇預測,東盟在未來10 年將為全球消費市場增加 1.4 億消費者,該地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將以每年平均 4%增長,並由目前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至 2030 年躍升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中國近年逐漸成為東盟主要投資者之一。根據東盟秘書處的資料,2020 年內地流向東盟的直接投資達 76.2 億美元,佔東盟總吸收直接投資額(不包括東盟成員國之間的投資)6.7%,是繼美國、中國香港和日本的第四大直接投資來源地。審視過去5 年中國在東盟的投資總和,24%流向金融及保險活動,21% 流向房地產活動,隨後依次為製造業(16.2%)、批發及零售貿易(13.1%),以及建造業(6.0%)。即使全球疫情肆虐、國際貿易遭劇烈衝擊的嚴峻挑戰下,中國-東盟之間的合作進出口仍逆勢增長,可以看出,東盟在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倡議中起到了獨特的作用,雙方關係已進入一個新紀元,取代了西方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戰略關係。

Click to rate this post!
[Total: 0 Average: 0]